热心的“马大夫”

发布日期: 2012-12-30 信息来源: 系统管理员

   

点击看大图

 

  小村子来了贵客

  2008年8月的一天,固安县宫三村村口开来一个壮观的车队,一辆气派的加长轿车,跟着两辆考斯特面包。乡亲们都围过来看新鲜儿。车上坐的是北京清华阳光公司老总和部分员工。大家下了车,簇拥着老总直接走向离村口不远的马雄家。马雄把这些贵客让进了自己的小院,宁静的小院顿时热闹起来,几十号人站得满满当当。北京清华阳光公司老总握着马雄的手说:我的公司员工有七万多人,我没有登过任何一个人的家门,但是今天我必须来你家里登门道谢。你不经商不知道,时间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

  这是怎么回事呢,话还要从几天前说起,北京清华阳光公司是清华大学下属的一个光伏能源企业,在固安县宫村镇设有周转库,主要负担成品、半成品的仓储、周转任务。前两天,公司内部供电线路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工作,企业电工累的满头大汗就是找不到故障点,公司领导一筹莫展。这时候,有人说,要不,咱找“马大夫”试试?老总说,这属于咱们公司内部维护责任,人家管吗?尽管带着疑惑和被拒绝的危险,公司老总还是派了固安周转库的负责人去找“马大夫”。

  “马大夫”是大家送给固安供电有限公司农电工马雄的雅号。因为他内线、外线、修理电器样样精通,心灵手巧,十里八村谁家有了用电方面的难题,他都能解决,时间长了,大家都说,马雄像个赤脚医生,哪个科目都会,因此得名“马大夫”。

  清华阳光公司周转库负责人找到“马大夫”家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钟了,“马大夫”从睡梦中惊醒,简单听了听“病情”介绍,二话没说带上工具就跟着来人赶赴了现场,等到故障彻底排除恢复送电时,已经凌晨四点了。几天后,北京清华阳光公司领导才了解到,就在他们找“马大夫”“诊病”的那天,他才刚刚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公司老总深受感动,决定带上公司中层干部亲自上门致谢,并送来了感谢信、锦旗和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感谢费)。马雄收下感谢信和锦旗,感谢费却原封不动退还给老总:我不是图钱。

  “马大夫”成名史

  2002年初,马雄通过固安供电局的招考成了一名农电工。这个憨厚、朴实的农村小伙子不善言谈,但是头脑灵活、想法多。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他自掏腰包印制了几百张便民联系卡,发放到辖区的各家各户。卡片正面印上了马雄的名字和联系电话,包括固定电话、手机号一应俱全。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片的增加,马雄的服务卡内容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由“用电故障找马雄,马雄为您送光明”的温情提示,演变为“苦点累点不算啥,温馨用电送您家”。马雄还在自己的自行车后架上插上小红旗,印上宣传标语和联系方式广而告之。一个头戴安全帽、脚蹬“红旗”自行车的小伙子成了十里八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他的辖区内,“电话响、服务到”。电话、手机只要一响,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风里雨里,马雄很快就能赶到现场,谁家有用电故障,谁家就会有马雄的身影。就连换灯绳、灯泡、保险丝这样的份外事,马雄也从不推辞。老人、妻子、孩子都成了马雄的接线员。老母亲心疼地说:“马雄啊,你都把供电所搬到咱家里来了。”可是马雄从不喊累也不知道休息。他始终把客户的真诚感谢当作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把排除客户用电故障当成自己最开心快乐的事。“马大夫”的雅号不胫而走。

  “马大夫”有副热心肠

  在马雄管辖的太平庄村,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名叫王淑兰,身边没有子女照顾,也没有经济来源,无力支付电费。都是马雄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替老人垫上,这一垫就是十年。马雄每逢抄表、收费、设备巡视时都抽空到老人家里坐一坐,陪老人聊聊天,帮老人打满水缸。一直到2012年春天,老人安详辞世。

  宫村周世静患有严重的精神狂躁症,妻子有智障,周世静发起病来谁都不认识,只认识“马大夫”。只要他楞柯柯地往“马大夫”家门口一站,也不说话,“马大夫”就知道他们家肯定是有事了,也许是灯泡憋了、也许是灯绳断了,再不然就是家里有人病了。十年来,周世静家的电费都是“马大夫”出,灯泡、灯管也是“马大夫”出,甚至医药费都是“马大夫”出。

  2012年春节刚过,“马大夫”来到申庄村收电费,当他走到申宝忠门前时发现,申家的五间房已经在火灾中化为灰烬,现场一片灰雾笼罩,到处弥漫着糊焦味,申宝忠正蹲在胡同口掉眼泪,看到“马大夫”来了,申宝忠像看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边擦眼泪,一边说:“兄弟,我还没吃饭呢。”看了眼前的这一幕。“马大夫”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掏出自己所有的钱,数都没数全都塞到申宝忠的手里。申宝忠扑通一声跪倒在马雄的跟前,马雄赶忙把他扶起来,连声说受不起。旁观的乡亲说:这个傻电工,收电费来的,不但电费没收着,反倒把钱给了别人。

  “马大夫”抄表

  6月10日是供电公司的抄表例日,清晨,天空刚刚下过小雨。雨停了,“马大夫”就骑着自己的自行车沿着泥泞的土路去抄表。刚抄了几个表箱,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小卖部老王头屋里没电。“马大夫”立即告诉母亲,您叫他回去等着吧,我马上去。自行车在泥塘里艰难地前行,胶泥塞住了车轮子。“马大夫”把自行车往路边一扔,徒步前行。老王头是宫村的一个小卖部的老板,白白胖胖,快70岁了,一条腿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经营着10平米的一家小店。老王头一个人就在铺子里住着,老王头铺子里没有电话,只要一没电就骑上残疾车去“马大夫”家里去找他。“马大夫”总是立即撂下手里的活儿,优先处理老王头的事。用老王头的话说:马雄小伙子不容易啊,我这瘸老头子还净给孩子添麻烦。人家孩子每次都是随叫随到。

  处理完老王头屋里的供电故障,“马大夫”的电话又响了:宫村信用社没电,办不了业务了。“马大夫”立即转移阵地……

  等到“马大夫”再一次骑上自行车进村抄表时,已经接近中午了,放羊回来的大爷,农忙回来的大妈无一例外地和“马大夫”打着招呼,邀请他去家里吃饭。看到“马大夫”不领情,一位大妈生气地说,“再不去我就在路上铺下蒺藜秧,把车胎扎破喽,让你走不了……”逗得“马大夫”哈哈大笑。

  马雄就是这样,在他的心里,客户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他的人生天平永远倾斜在工作的这端,而一次次愧对家人。

  女儿参加高考那几天,“马大夫”曾许诺:无论如何也要去接她。可事到临头,他又失约了。女儿在考场外左等右等不见父亲的踪影,只好自己走回家。那时“马大夫”正在处理一起紧急故障,直到深夜他才回到家里,想和女儿说声对不起,可推开房门,女儿早已经睡着了。

  正是这样一份发自心底的爱和责任,激励着“马大夫”十年如一日耕耘在这平凡的岗位,用心点亮农家的万家灯火。正是通过这十数年普普通通的点滴小事的日积月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农电工的坚持、努力、善良和热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