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报:爱洒唐山康复村

发布日期: 2012-12-26 信息来源: 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36年前,他们在唐山大地震中死里逃生,却不幸截瘫;1991年,他们组成25个家庭住进了唐山康复村。从那时起,冀北唐山供电公司的志愿者们便与村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重拾信心、重归社会。10月13日,记者走进康复村,聆听村民与供电员工的故事。

  唐山康复村其实是一个居民小区,位于河北唐山市路南区文化后北街,建于1991年。村民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49岁,平时全靠轮椅代步。

  走在干净平整的砖道上,环顾这5000多平方米的小区:一排排平房组成几个小院子,房前屋后花草相间,主干道两旁的香椿树郁郁葱葱。几个身穿绣有“国家电网冀北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字样红马甲的年轻人正忙着修剪通往村民家小路两侧的冬青树。

  “康复村的‘村长’换了一任又一任,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志愿者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个群体始终是康复村最受欢迎的人。”现任“村长”韩忠全指着不远处正在忙碌的队员说,“每到周末他们都会过来帮我们干活,21年来从没中断过,平时要是有个急事,一个电话他们很快就能过来。”

  记者跟随韩忠全来到双残夫妇刘印江、王晓惠的家。这是一个十分整洁的院落,几棵柿子树的树身缠绕着葡萄藤,枝头挂满了黄澄澄的果实。走进屋里,只见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现年57岁的刘印江从电脑前转过身来,笑吟吟地打开了话匣子。

  “共产党员服务队为我们做的事,真是一时也说不完。”他一边说,一边从床头的小盒里掏出一摞名片大小的卡片,一共21张。卡上绘有心形图案,并留有各种联系方式。

  “这是建村头一年发的,那时唐山还没有电脑和彩色打印机。”刘印江指着一张画着红心,写着绿色“爱心卡”字样的卡片说,“您瞧瞧,孩子们心多细、手多巧。”

  “从我们进村第一天到现在,就跟这帮孩子最亲。”坐在一旁的王晓惠接过丈夫的话说,从线路维护到电器修理,从处理开关松动到更换损坏灯具,从擦玻璃、拖地板到洗衣服、晒被子甚至打扫厕所,他们都干过。

  “他们还送来了电脑,接通了宽带,教我们打字、上网、发微博。比起那些在地震中离去的人,我们真是幸运。”刘印江深有感触地说。刚进村时,他们很少跟外界交流,是共产党员服务队帮助他们重树信心、重回社会。

  康复村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工伤补贴和救济补贴。收入低、行动不便加上及失去亲人的伤痛,进村伊始,他们除了在附近的市场买点菜和生活用品,基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199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20周年,服务队组织了一次轮椅攀山看唐山活动,将康复村10位截瘫患者抬到位于市中心的凤凰山山顶,领略唐山新面貌。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一活动竟开启了村民们封闭已久的心。看到城市发展的巨变,村民们的思想也活跃起来,想着尽自己所能挣点钱补贴家用,有买电动三轮车拉活儿的,有摆摊刻图章、修锁配钥匙的,还有鉴赏古玩的。

  在刘印江家后排的一个院子里,记者看到屋外摆放着几十件古玩,有瓷器,也有书画。屋子主人名叫李建设,地震前是唐山柴油机厂的员工,一直对古玩感兴趣,还跟行家学过几年古玩鉴赏。“这些东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很多已经移到库房收藏起来了。是服务队组织的轮椅攀山看唐山活动让我重拾了兴趣。”他感叹道。

  从轮椅攀山看唐山后,共产党员服务队又相继举办了轮椅踏春游南湖、轮椅览胜阅新城、轮椅爱家知古今等活动,并在每年7月28日,带着村民到地震遗址公园向逝者敬献花篮,让他们缅怀亲人,走出心灵伤痛,融入社会发展大潮中。

  晚上7点多离开康复村时,已是月挂树梢。记者不禁想起中秋节晚上康复村村民与共产党员服务队联谊时朗诵的一首诗:电网人/是你们的大爱/拔开了我们心头的阴霾/是你们的光明/点燃了我们生活的信心……
 

                                                                                                                                      《国家电网报》  10月18日  第一版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