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 入选理由: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始建于1928年,于1929年正式发电,担负着当时秦皇岛港口、耀华玻璃厂等工业生产用电重任,是秦皇岛市现存的最早的电力生产场所。2013年5月,该电厂被列为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产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山街55号 主体建设年代:1928年 开发保护情况:由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主体建筑改建而成的秦皇岛电力博物馆2015年年底建成,2016年1月10日开馆,每年平均接待参观者超7000人次。博物馆获评全国电力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最美魅力工业博物馆、河北省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示范单位、秦皇岛市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等。 渤海之湾,南山脚下,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山街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枣红色的外墙斑驳古朴。这座建筑的前身是建于1928年的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它是秦皇岛市现存的最早的电力生产场所,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这座电厂后来被改造为秦皇岛电力博物馆,并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港口电厂历经劫难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开设秦皇岛通商口岸,此后,秦皇岛港往来船只络绎不绝。20世纪20年代,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开滦矿务局从英国购置了5辆电力机车。但当时秦皇岛港仅依靠柴油机发电,满足不了电力机车的用电需求。 为此,1928年,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动工兴建。厂房有两层,由主厂房、高压配电区、燃料储存区等组成,建筑面积2110平方米。电厂内安装两台1000千瓦发电机组。1929年,电厂正式发电,满足了当时秦皇岛港电力机车的运输、耀华玻璃厂扩建等工业生产及极少部分居民的用电需求。 1940年,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被日本侵略者占领。1946年,电厂被国民政府接收。当时厂内的设备破旧不堪,煤耗奇高,差点被丢弃到海中。后经技术改造,电厂煤耗降低,供电量亦大幅增加。 1948年11月,秦皇岛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在逃跑时发射了30多发炮弹,企图毁掉码头及电厂。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下,上千名工人成立工人护港纠察队,提前设置了掩体,并对电厂重要设备进行了伪装,最终只有两发炮弹落在南山头,电厂安然无恙。秦皇岛解放后,电厂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1953年11月,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移交华北电管局秦皇岛发电厂管理,被命名为秦皇岛发电厂二场。1956年,为满足秦皇岛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该场新增3000千瓦发电机组(3号机)一台。新机组于1957年7月投运。1976年,场内两台1000千瓦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被拆除。1979年,秦皇岛发电厂二场改为35千伏南山变电站运行。 老电厂焕发新活力 改革开放后,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的厂房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进入21世纪,秦皇岛老港口周边的老旧建筑、工业遗迹受到政府部门关注。2013年5月,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厂房主体建筑被国务院纳入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定为A级文物。为了保护文物、传承历史,2015年,秦皇岛供电公司启动“百年秦电”历史文化项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电厂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并依托老电厂主体建筑建设秦皇岛电力博物馆。 2015年4月,秦皇岛电力博物馆启动建设,寻找电力文物成为头等大事。为搜集有关的老物件和历史资料,秦皇岛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了物品征集部,组织文物征集、老职工走访等活动。 秦皇岛市民、收藏爱好者李大群捐出自己家中珍藏的老发票,对征集部工作人员说“要为电力博物馆作一点贡献”;电网退休职工冯家干将自己从事电力工作40多年收藏的各种资料无偿捐给了电力博物馆。就这样,征集部在几个月时间内,从全国各地寻找到了上千件体现电力发展历史的老物件:民国时期的电力欠费催缴单,侵华日军留下的中国资源分布图,改革开放后更新换代的各种电表…… “正是这些收藏爱好者和老电力人的倾情捐赠,许多有纪念意义的文物才得以抢救发掘,秦皇岛电力工业的发展历史也得以完整地记录和总结。”秦皇岛电力博物馆馆长王胜利说,“保护性修缮不仅保护了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整体建筑的文物价值,还使老电厂以秦皇岛电力博物馆的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做好历史传承和科普教育 2016年1月10日,秦皇岛电力博物馆正式开馆。步入博物馆,参观者可以通过7000余件实物、史料、图片了解中国电力发展概况、京津唐电网发展概况、秦皇岛电力发展概况。博物馆分为社会责任展区、秦皇岛老照片展区、临时展区和室外展区。 博物馆室外南展区有一段长约200米的铁路,铁路上陈列着一辆蒸汽机车;北展区展示的是退出运行的110千伏变电站设备。这段铁路是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运输燃料的铁路,建于1928年,与原秦皇岛港口铁路相连。在博物馆筹建过程中,征集部工作人员从一位老人那里得知,电厂厂区曾经有一条运送煤炭的小铁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防止铁路受到敌人破坏,他们将其掩埋在废墟里。根据老人的回忆和电厂设计图纸,征集部工作人员把埋在地下一米多深的铁路挖了出来。 除了历史实物,博物馆也陈列了大量史料、图片。工作人员整理史料、档案,将相关内容制成影音资料,并利用声光电等多种展示形式,让沉睡多年的史料重放光彩。“博物馆里的文史资料向大家展示了一代代电力工作者奋勇争先、不畏艰险的事迹。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砥砺奋进。”秦皇岛供电公司青年员工许明思说。博物馆内还有一个巨大的沙盘,展示了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潮汐发电等各种发电形式。参观者可以通过操作沙盘旁的控制屏,直观地了解各类能源的发电原理。 2023年12月,秦皇岛电力博物馆被中国能源研究会评为全国能源科普教育基地。今年,秦皇岛供电公司对博物馆进行改造升级,充实展厅大屏幕视频内容,宣传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方面的举措,以及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近年来的重大发展成果。博物馆2楼还更新了11块展板,介绍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等公司服务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重大工程。(撰稿:张媛 李榕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