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为美丽中国赋能

发布日期: 2020-08-17 信息来源: 吕轩

        当张北的风电点亮北京的灯,青海的光伏电能送入中原大地,不知不觉中,清洁电力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四川的招牌火锅用上了电锅子,长江两岸港口船舶靠岸不见了油烟味儿,城市穿行着一辆辆新能源汽车,江南的“全电景区”让古老村落焕发生机……能源变革的脉搏正在跳动,用电的变迁折射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印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电网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做国民经济保障者、能源革命践行者、美好生活服务者,顺应形势变化奋勇前行,扛起使命担当接续奋进,走出了一条电网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和谐之路、创新之路,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

坚决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能源电力加速转型,做能源革命践行者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既为我国经济发展划定了生态保护的红线,也亮出了中国绿色发展的决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美丽中国,全国人民心向往之。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推进能源革命指明了方向。

  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我国能源发展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国家电网公司坚决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打造能源配置绿色平台,推动电力系统、产业乃至全社会节能减排,着力解决我国能源发展问题。

  多年来,从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到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从推动“两个替代”到加快再电气化进程,路径持续优化,但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始终未变。

  2020年,公司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国企党建、能源电力发展等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基础上,确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

  贯彻中央部署,顺应时代发展,公司在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扛起使命担当,聚焦“国民经济保障者,能源革命践行者,美好生活服务者”的战略定位,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

  这一战略目标的确立,给出了电网绿色发展纵深推进的“方法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领先”,“适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趋势,加快电网全面跨越升级,推动能源互联互通,促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电网近年来的绿色变化,既真实可感,又影响深远。

  ——大电网纵横神州,输送清洁电力的“高速公路”更完善。

  6月29日,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用上100%绿电,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也有了“中国方案”。

内蒙古通辽地区风电场绿草如茵生机盎然

        自2009年1月建成首条特高压工程,如今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十一交十一直”特高压输电工程。锦苏、复奉、宾金“三大直流”,酒泉—湖南、扎鲁特—青州、青海—河南等清洁能源富集地区的电力外送工程,打通了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的转换通道,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利剑”,多项技术创新也为特高压输电写下中国创造、领先世界的注脚。同时,公司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天荒坪、蒲石河等一批工程,成为消纳清洁能源、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支撑。

  ——能源供给方式向多元化发展,绿色电能用途更广。

  在古老神奇的青海,清洁能源被赋予更多意义。到8月16日24时,国家电网将实现连续100天对“三江源”地区16个县和1个镇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

  视角转向东南沿海的小岛——江苏开山岛。2019年6月投运的离网型海岛智能微电网系统及海水淡化系统,解决了开山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守岛人员的用电用水问题。红色岛,用上了绿色电。

  ——科技创新持续升级,新能源消纳并网“利器”更强。

  公司勇攀科技高峰,着力攻克千万千瓦级风光电集群控制关键技术等一批新能源消纳“卡脖子”技术,推动储能、电网实时调度、虚拟同步机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增强电网对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适应能力;强化新能源全网统一调度,提升大电网平衡调节能力;研发新能源云平台,接入新能源电站157万座,服务各类企业8000余家,交易规模超千亿元,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数字动能。

  ——市场化手段不断丰富,新能源消纳利用方式更活。

  改革开放后,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近年来更是实现跨越式增长。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2015年,光伏发电装机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在2019年年底已经占全部发电装机的39.5%。

  今年上半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6.9%,其中通过跨区富余新能源现货交易提升1.1个百分点。目前,公司已建成国家级北京电力交易平台和27个省级电力交易平台,中长期市场化交易、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为新能源大范围消纳提供了技术支撑。

  抓住机遇,放眼长远,务实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国家电网正沿着绿色发展之路巩固优势、开拓新局。

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规划建设绿色电网,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做生态文明建设者

  电网连着能源生产侧和消费侧,其自身的“绿色”程度,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在保障更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的同时,公司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在电网和企业发展中贯穿环保理念,推动技术创新,坚持绿色施工,注重节能减排,让发展前行始终伴有“绿色”印记。

  环保管理“严”起来——公司建立了总部、省级电力公司、地市供电公司三级环保管理组织体系及环保技术监督与管理咨询两大支撑体系,推进环保全过程管控、全方位覆盖和全员参与。

  制度标准“立“起来——公司不断丰富和发展环保管理制度体系,覆盖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建设阶段、验收阶段和运行阶段等各环节,实现了电网建设项目环保全过程管理。

  量化考核“细”起来——公司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办法》,详细规定了组织机构建设、环保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电网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环保综合管理、电网环保技术监督等8个方面27项考核指标。

  理念有传承,行事有依据,落实有考核。从构建管理体系、夯实制度屏障到融入常态工作,“绿色”是公司工作的鲜明底色。

  2014年,青藏联网工程荣获第八届中华环境奖生态保护大奖。这条电力天路被组委会评价为“世界屋脊的绿色典范”,从建设之初就秉承着严格的环保要求:为每个塔位都量身定制了环保水保措施;在施工扰动地区全面播种草籽,最大限度恢复高原植被;针对野生动物迁徙、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等都做足了环保功课……

  不打扰古老的宁静,守护着最初的面庞。青藏联网工程后,川藏联网、藏中联网等工程相继投运,积累下的环保经验与理念也一再传承。川藏联网工程五跨金沙江,最后两跨只为绕开竹巴龙自然保护区;藏中联网工程为了把米堆冰川最好的风景留给后人,将电力线路架在陡峭悬崖上;阿里联网工程穿越高寒荒漠、高原草甸、高寒灌丛等不同生态系统,首次全线采用网格式护坡,播种耐寒耐旱草籽,为高原增添绿色。

国家电网员工检查藏中联网工程林芝变电站边坡植草绿化

        公司将绿色施工和环境治理贯穿到电网建设项目每一个阶段,最大程度保护所在地的生态。

  为了努力减少电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早在电网工程规划环节,保护高原植被及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等多项措施就被纳入考量。在电网设计环节,公司优先选用原状土基础、高低腿杆塔设计、林地高跨等方案,减少土方开挖和树木砍伐,并采用可重复利用设施减少资源浪费;在施工建设环节,进一步深化组部件工厂化预制加工,实行现场装配式施工,大幅减少现场“湿作业”,在道路交通不便地区采用重型索道、直升机运输等方式运输物料和装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环评水保验收严格执行标准,全面实行植被恢复、临时用地复耕还林。

  推广循环经济,加强回收利用也是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六氟化硫是电网应用最广泛的电气设备绝缘介质之一,其等效温室效应达二氧化碳的2.39万倍。2019年,国网河北电力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处理中心建成投运,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电网六氟化硫近零排放,六氟化硫气体回收率超过96.5%。

  公司开发了六氟化硫净化处理系统,近年来累计回收处理六氟化硫气体293.7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气体7.2万吨。同时,公司针对电网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废蓄电池等,也实施了环境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同时,公司积极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加装降噪设备和动物防护设施,推行电力设施景观设计,保护自然环境。2011~2019年,公司新建输变电工程累计节约占地超10.59亿平方米;采用紧凑型、同塔多回等技术,110千伏~500千伏变电站平均减少占地面积2%~3%;注重集成节能,每年在输变电环节减少电能损耗超过1.5亿千瓦时;采用绿色建设技术,使新建变电站在全寿命周期内节水近80%,每年可节水近100万立方米。

  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国家电网内化形成的绿色发展模式,正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澎湃动能。

大力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实施电能替代,促进清洁发展,做美好生活服务者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守住绿水青山,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盘活绿水青山,才能赢得金山银山。

  在能源消费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飞速发生。公司始终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着力提升终端能源消费中电能的占比,围绕居民采暖、工(农)业生产制造、交通、电力供应与消费、家庭电气化五大重点领域,大力推行电能替代,让人们获得“天蓝、地绿、水清”的用能体验。

  2019年冬天,北京市通州区武辛庄村村民王春峰家因“煤改电”变了样,一听降温就发愁、家里堆满大煤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公司大力推动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地区“煤改电”,并因地制宜在西北、东北地区利用富余风电消纳等市场化方式开展清洁取暖“煤改电”。

  在地域广袤的新疆,风电采暖取代了烧炉子成为新时尚;在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青海省玛多县,县城清洁采暖率达100%;在甘肃、重庆的高海拔山区,清洁采暖走进中小学校园,解决了山区孩子的上课、生活取暖问题……家更暖了,天更蓝了,经济环保的用能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截至2019年取暖季,公司已累计实施792万户居民“煤改电”,采暖面积达7.06亿平方米,近三年相当于在居民冬季取暖领域减少散烧煤20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659万吨。

  视角延伸至航运繁忙的河道,交通电气化、清洁化的实践从陆路拓展到水路。2013年,公司将港口岸电作为电能替代的重点领域大力推进,助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

江苏常州供电公司员工进行码头充电桩维护

        从重庆到湖北宜昌的华夏神女2号游轮每周二凌晨靠泊三峡坝区秭归港。岸电的清洁与便捷受到船员们的欢迎。2019年,公司全力打造了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创新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解决了长江岸电水位落差大、离岸距离远的难题,实现了三峡坝区核心区77千米内岸电设施全覆盖。实验区投运以来,已为2865艘次客货船舶接用岸电,替代燃油1138.1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物排放3585吨,节约船舶用能成本387.4万元。

  电能替代从岸电向水上延伸——5月8日,长江流域首艘千吨级纯电动货船“中天电运001”在江苏常州成功试航。据测算,内河10万艘船舶的电气化可带动船舶设计、建造、改装及充电设备等产业发展,产值将超千亿元。

  目前,公司已在东部沿海29个重点港口码头建成投运岸电设施97套;在京杭大运河沿线码头和水上服务区建成投运岸电设施195套,基本实现全覆盖;预计到2020年年底,基本实现长江主要港口码头岸电全覆盖。

  码头岸边,蓝天碧水。公路延展,绿意正浓。

  4月,乘“新基建”东风,公司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今年将新增充电桩7.8万个。这为彼时正值复工复产关键时刻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强心剂”。

  多年来,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服务领域,建成“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充电网络布局向乡村延伸;构建了全球覆盖范围最广、接入充电桩数量最多的智慧车联网平台;积极破解小区充电难题,探索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的车网互动(V2G)模式。

  企业不仅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参与者,更是受益者。电能替代在工业、物流、城市建筑等领域的纵深拓展,衍生出新的服务模式、产品形态,国家电网也在新的经济生态中探索形成了“供电+能效服务”,致力于促进全社会能效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如今已是宜居宜业宜游之地,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49598元。湖州供电公司创新建设生态配电网,加快乡村电气化进程,与乡村转型同步升级。而在蔬菜基地山东寿光,智慧用能正在推广,让种植、养殖户省时、省力,又省心、省钱。

  综合能源服务是满足多元化能源生产和消费需求的新型能源服务模式,为广大市场主体带来更多智慧体验。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新校区通过综合能源服务,可降低能耗20%以上。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用上“私人定制”的能源管理系统,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园区节省350万元用能成本……

  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形成,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截至2020年7月,公司已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27万个,替代电量792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散烧煤4.4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7.90亿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污染物2.51亿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正在茁壮滋长,一段绿色发展的旅程正在开启,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电力始终在线、始终坚守。

  当纵横神州大地的电网错综交织,涌动在生活中的绿色电能丰沛充盈,产业转型升级的智慧用能愈发高效,电力与绿水青山的故事,正向更宽广的远方走去,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画卷中,展现更加动人的色彩。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报